内蒙古金融研究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
国际刊号:1003-7977
国内刊号:15-1123/F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7752 人次
 
    本刊论文
内蒙古牧区社会治理研究

摘 要:众所周知,内蒙古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草场牧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下,加强牧区治理,协调它与其他地区的健全发展,就成为了实现现代化治理的关键。但是目前我国内蒙古牧区在社会治理方法还存在很多不足,与创新发展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很大的差距,针对这样的现象,该文就结合我国内蒙古牧区社会治理的实际情况,简单阐述了在实际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对其进行完善,以提高内蒙古牧区的综合水平,促进牧区迅猛发展。
  关键词:内蒙古牧区 社会治理 问题 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C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234-01
  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就明确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思想,坚持创新治理机制,打造社会主义多元治理制度。内蒙古牧区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牧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其受到的关注度自然较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一定要找到以往内蒙古牧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多元化、多角度的协作方法推进牧区建设,增强地区竞争力。
  1 内蒙古牧区在社会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想要做好内蒙古牧区的社会治理工作,提高牧区的整体竞争力,就要首先明确其在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治理主体单一化。完善的社会治理方式应该强调多元化综合治理,主张政府、社会、企业、各级组织的协同参与,通过互相配合的方式达成治理目标。但是目前我国的内蒙古牧区在社会治理开展过程中,治理主体较为单一,只是单纯的依靠政府实施管理,无法发挥协同发展的重要作用,民众参与和其他组织的进入也成为了空谈。
  第二,强制治理手段不利于牧区的协调发展。社会治理主体的单一化势必会造成治理手段的缺陷,不够完善的治理手段就无法提供治理时所需的有效对策,无法综合利用行政手段、政策手段以及经济手段实施治理。仅仅依靠上行下效的方式传达政令,会引起广大群众的不满,阻碍牧区的综合发展。
  第三,治理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衡量内蒙古牧区治理水平的关键条件就在与对治理能力和治理结果的考察,绩效考核情况也可以对社会治理提供明确的指导,改善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内蒙古牧区在实施新的治理方法后,却没有实施完善的监督,资金浪费和污染现象严重,考察机制不规范,甚至在牧区移民过程中出现地基下沉、房屋倒塌等现象,阻碍牧区的有效治理。
  2 提高内蒙古牧区治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内蒙古牧区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切实对其加以改进,我们就一定要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对其进行完善,开展有效的治理方法。
  2.1 开展诉求吸纳机制
  所谓的诉求吸纳就是指将个体和分散的牧民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公共议题,充分调研牧民的实际诉求,考虑他们的观念态度。具体而言,要建立牧民诉求表达体系,规范建立表达内容、表达体系,开展多渠道诉求渠道,通过网络、广播、信息等方式吸纳牧民的意见,并建立在此基础上建立信息评估系统,对牧民的有效信息予以选用。
  2.2 采取多元化共治方法开展治理
  针对以往的单一治理模式,开展多元化共治,采纳多方意见实施牧区治理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对此,牧区要突破公共部门自身治理的局限性,除了要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还要充分利用企业、社会组织的共同作用参与协作,开展多元共建。此外,在治理过程中还要规范各个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完善建立多种沟通形式,坚持平等、尊重的原则实施管理,鼓励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并结合牧区的实际情况实施共治。
  2.3 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绩效考核工作
  内蒙古牧区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很多牧民无法意识到这一巨大作用。对此,牧区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牧区人民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运行自主化管理,构建牧区自治制度,政府也要给予重大支持,开展教育培训,提升牧民对牧区治理的认识度。与此同时,牧区还要开展绩效管理机制,改善治理方向和协作形式,加强监督作用的发挥,构建科学的评定体系,从而形成富有特色的治理规范,开展现代化治理。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下,开展内蒙古牧区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的牧区环境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对此,我国内蒙古牧区一定要找到以往社会治理中存在的主要弊端,结合实际开展多种治理方法。例如,构建完善系统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开展牧民自治、开展多元化、多方法治理模式、实施绩效考核制度等等。从而有效提高牧区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为牧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海颖,张银花.内蒙古草原牧区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研究[J].学理论,2014(17):48-49.
  [2] 金华,马林,赵颖.内蒙古牧区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与完善[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6):565-568.
  [3] 佟景洋.和谐社会视域下内蒙古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13(5):37-42.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内蒙古金融研究》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内蒙古金融研究》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