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金融研究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
国际刊号:1003-7977
国内刊号:15-1123/F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7744 人次
 
    本刊论文
内蒙古森林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 内蒙古森林资源丰富,可依托森林旅游解决了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间的矛盾。目前内蒙古森林旅游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如规模初显、一批森林旅游景区建成、森林旅游产品结构有差异等,但是也存在着产品结构单一、观念落后、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本文在考察内蒙古森林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丰富森林旅游产品结构、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等措施。
  [关键词] 内蒙古;森林旅游;策略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6- 0042- 02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外出旅游的需求发生较大变化,回归自然的森林旅游随之兴起。内蒙古森林资源丰富,除可以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之外,也担负着在森林资源限制开发前提下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
  森林旅游是依托优越的森林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在林区内进行的观光、度假、考察、保健、探险等为主要目的的野外旅游和游憩活动。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间的矛盾,森林旅游业正在逐步成长为林业产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1 内蒙古森林旅游发展现状
  内蒙古森林资源丰富,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到2008年,内蒙古森林面积3.55亿亩,居全国第一位;林木蓄积13.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五位;森林覆盖率达到20%。森林不仅起着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生态防护功能,森林同样是人们疗养、休闲、旅游的场所,还是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知识宝库。(1亩≈666.67平方米)
  1.1 森林旅游规模初显
  内蒙古森林旅游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展于90年代中期,快速发展于21世纪。目前森林旅游的规模初显,森林旅游景区和森林公园的数量、规模、接待游客数量及就业人数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据不完全统计,到2011年底,全区有森林旅游景区(点)80个,评定为A级的森林旅游景区(点)有31家,占全区A级景区总数的14.03%;全区森林旅游景区实现年营业收入约5亿元,直接安排林区群众就业7 600多人,全年接待1 200万人次,占全区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的23.18%。
  学者们认为森林旅游的主要载体有5大类,分别是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植物园、国营林场。森林公园是开展森林旅游活动的最主要载体,截至2011年底,我区森林公园已发展至45处,总经营面积74.29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1处,经营面积50.38万公顷;自治区级森林公园23处(新增1处),经营面积23.38万公顷;盟市级1处,经营面积0.53万公顷。(1公顷=10 000平方米)
  2011年,全区森林公园收入总额为6 754.90万元,其中旅游收入6 463.90万元;旅游总人次278.67万人次。拥有职工2 210人,专业导游124人,社会旅游从业人员3 426人。
  1.2 初步建设了一批有特色的森林旅游景区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积极推进建设多个“旅游促进林区经济转型示范区”,力图通过发展旅游业的形式为林区职工创造增收、创业的新机会。先后重点支持了阿尔山―柴河、大青沟、凤凰山、莫尔道嘎白鹿岛、美林谷、赛罕乌拉、哈达门、贺兰山南寺、北寺、额济纳胡杨林等重点森林旅游区的建设。各级政府也积极出台各种措施鼓励森林旅游的发展,比如资金方面就在政府投资的有效引导下,社会资本也大量投资森林旅游,林区林俗旅游、林区观光旅游、冰雪旅游、温泉旅游等各具特色的森林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
  1.3 形成了一批有差异的森林旅游产品
  森林旅游产品差异化很重要,在此方面内蒙古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内蒙古森林旅游的产品结构涉及到观光类、林俗类、度假类和专项类。大青沟、阿斯哈图石林、贺兰山、额济纳胡杨林、红花尔基属于观光类精品;阿尔山、凤凰山、白鹿岛、美林谷、哈达门等以森林度假类产品为主;阿尔山白狼林俗村、鄂伦春相思谷、阿里河、根河敖鲁古雅主打林俗类旅游产品;漂流、滑雪、户外运动、科普考察等专项旅游产品更是遍及全区的各个森林旅游景区。
  1.4 森林旅游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内蒙古自治区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6月1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内蒙古自治区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分6个方面具体规定了森林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分别为总则、规划建设、资源保护、经营管理、法律责任及附则。这意味着内蒙古森林旅游进入到规范化发展阶段。
  2 内蒙古森林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2.1 内蒙古森林旅游以观光型为主,产品类型较为单一
  兰思仁根据旅游者行为特征把森林旅游产品分为观赏型和参与型两个大类,目前内蒙古森林旅游产品主要侧重于观光旅游产品,旅游产品还是以原始资源和粗放型的开发为主,旅游产品开发的整体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文化和科普内涵挖掘不够,旅游精品项目缺乏且各地区产品趋同,基本属于自然景观的陈列式展示对游客的吸引力有限。没有形成大型的、规模化的、能延长旅游者停留时间的拳头度假产品。
  2.2 森林旅游开发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内蒙古只重视森林资源的木材价值,特别是在大兴安岭林区,木材几乎是唯一的经济来源。各林业局也只重视传统林业产业即木材和林产品,对森林旅游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对森林旅游的经济价值、社会效益持怀疑态度,没把森林旅游的开放、管理放在林业工作应有的位置上。
  2.3 资金投入不足
  内蒙古自治区的森林旅游载体基本都是在国有林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些林场又大多是自收自支的单位,本来就担负着本区域内职工的所有支出,经济负担较重,特别是实行“封山育林”政策后,各林业局资金困难,投入到森林旅游开发的资金更是微乎其微。而且招商引资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和旅游季节短暂的原因,难度也十分大,因此,严重影响森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2.4 基础设施缺乏
  内蒙古大多数森林旅游地位于山区、林区,远离中心城市。虽然近年来通往这些地区的大交通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对发展森林旅游来说,外部道路交通问题仍然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由于长期以来的单一林业生产经营,原有的许多基础设施,如内部道路网、供水供电、住宿餐饮等都比较薄弱,无法适应对外开展森林旅游的需要。
  2.5 高素质旅游人才短缺
  内蒙古自治区现有的森林旅游管理机构基本都是与林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形式,林场本身没有相应的专业人员,又缺乏相应专业的培训,因此,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均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缺乏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2.6 宣传力度不够,市场影响力弱
  尽管内蒙古森林风景资源十分丰富,但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宣传与策划。要使森林旅游得以蓬勃发展,在开发建设的同时,广告策划、媒介宣传与形象策划亟待加强。
  3 内蒙古森林旅游良性发展的策略
  3.1 优化森林旅游产品结构
  (1)做好森林旅游初级产品――自然山水风光型产品。力争做到自然和文化的融合,一方面,这类森林旅游产品除欣赏自然美景外,应增加其形成演化历史,如火山地貌成因,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变,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演变等的讲解和阐述,让游客在游览中既获得美学欣赏,又获得新的知识,增加旅游中的情趣。另一方面,应积极挖掘森林文化的内涵,包括历史史实和传说故事,特别是采伐树木的方法,增加其吸引力。
  (2)重点发展森林度假产品及专项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度假疗养为主题的康体休闲类旅游产品应运而生,并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尤其是中老年人的欢迎。内蒙古山区环境宜人,有广袤的原始森林、温泉、山洞以及种类丰富的林药资源等。因此,可充分利用这些稀缺资源,开发如森林浴、温泉疗养、山洞疗养、森林美食疗养等度假产品。此外内蒙古也可以重点发展野营、自驾车、滑雪和民俗体验等专项旅游产品。
  (3)统筹整合区域旅游产品。把森林旅游和文化旅游、草原旅游、沙漠旅游、温泉旅游、湖泊旅游、冰雪旅游等相关产品进行组合式开发,打造复合型旅游产品,发挥旅游产品优化组合的最大效益。
  3.2 提升森林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提高内蒙古森林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应该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是进一步加大旅游专业人才的引进,引进旅游高端的管理人才;其二是做好现有人员的培训,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分级培训,增强其旅游服务技能,坚持其在就业增收的主体地位。
  3.3 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知名度
  规划好森林旅游宣传的渠道可以提高内蒙古森林旅游知名度。首先建立森林旅游网络信息平台,及时准确地为游客提供内蒙古森林旅游信息;其次举办内蒙古森林旅游主题活动,编印内蒙古森林旅游画册、地图,制作旅游推介专题片。再次,积极参加国际及全国性旅游交易、博览会,扩大知名度。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小明.中国森林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4.
  [2]马建章.森林旅游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
  [3]王培丽.内蒙古森林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J].内蒙古林业,2003(7).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内蒙古金融研究》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内蒙古金融研究》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